探尋古樹名木:白沙鎮寶陽村——南嶺黃檀
【發布日期:2019-07-08】 【來源:本站】 【閱讀:次】
探尋古樹名木,守護和諧家園。大家好,我是張宇靜。氮是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之一,也是植物生長的主要肥料。在空氣中,氮的比例約占78%,但卻不能夠被植物直接利用,因而如何“抓住”氮,成了植物們需要“考慮”的一個問題。在涵江區白沙鎮的寶陽村,就有一種能夠有效“抓住”空氣中氮素的植物——南嶺黃檀。
生長于亞熱帶地區的南嶺黃檀,生長快、冠幅大、固氮改土能力強,這要歸功于其根系的獨特本領——它們會主動“團結”土壤中對自己有益的根瘤菌。
科學研究發現,根瘤菌能夠吸收并固定住大氣中的氮,而當它們與南嶺黃檀這類的豆科植物的根系相結合后,就能夠為植物提供養料了。據說,豆科植物憑借根瘤菌所獲得的氮素養料占其一生中所需氮素的30%到80%呢。其實,豆科植物大多數都是能夠憑借根瘤菌把氮固定住的根瘤植物,而其所具有的這種功能叫做生物固氮。
這種豆科植物與根瘤菌的共生形式,早已被科學家運用到我們的農業生產過程中,在面臨能源危機和環境污染等全球化問題的今天,生物固氮在提高農業產量、改善生態環境等方面正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白沙鎮寶陽村村民
馮大澤
這棵古樹有上百年了,樹冠很大,特別是在冬天它會掉葉子,而且會結果子,但是這里的環境不太好,因為附近居民會在這里倒垃圾,這里又臨近縣道,車開來開去,非常不安全。
大量的生活垃圾將造成土壤板結、密實度過高、透氣性降低等問題,而這種豆科植物依靠從空氣中吸收氮素的功能,也有可能陷入“巧婦難為無米之炊”的窘境。
在如今的城鄉綠化環境中,不適當的基礎設施建設和環境污染的發生是導致古樹衰老死亡的一個主要原因。在此,除了需要盡快清理堆放于樹下的垃圾污物,并遷移垃圾傾倒點之外,清除樹下被污染的土壤、補充種植土,并增加土壤的透氣性等則是針對這棵古樹進行保護的當務之急。
|